Python 学习二之函数
函数的定义
函数名其实就是指向一个函数对象的引用,完全可以把函数名赋给一个变量,相当于给这个函数起了一个“别名”。
1 | a = abs |
pass
定义空函数,目的是为了让程序能够跑起来。
1 | def my_func(): |
1 | def my_abs(x): |
返回多个值
1 | import math |
返回值是一个 tuple
。
返回一个 tuple
可以省略括号,而多个变量可以同时接收一个 tuple
,按位置赋给对应的值。
1 | x, y = move(100, 100, 60, math.pi / 6) |
函数参数
1 | def power(x): |
默认参数
设置默认参数时,有几点要注意
- 是必选参数在前,默认参数在后,否则Python的解释器会报错(思考一下为什么默认参数不能放在必选参数前面)
- 是如何设置默认参数
当函数有多个参数时,把变化大的参数放前面,变化小的参数放后面。变化小的参数就可以作为默认参数。
使用默认参数有什么好处?最大的好处是能降低调用函数的难度。
1 | def power2(x, n=2): |
为什么默认参数不能放在必选参数的前面
1 | def foo(p1, p2=6, p3): |
因为调用函数时可能会产生歧义,比如调用上面的函数 foo(1, 2)
,是该调用 foo(1, 6, 2)
呢?还是该调用 foo(1, 6)
呢?或者其它的什么呢?…
默认参数的坑
1 | def add_end(L=[]): |
原因解释如下:
Python 函数在定义的时候,默认参数L的值就被计算出来了,即 []
,因为默认参数L也是一个变量,它指向对象 []
,每次调用该函数,如果改变了 L
的内容,则下次调用时,默认参数的内容就变了,不再是函数定义时的 []
了。
所以,定义默认参数要牢记一点:默认参数必须指向不变对象!
要修改上面的例子,我们可以用 None
这个不变对象来实现:
1 | def add_end1(L=None): |
可变参数
定义可变参数和定义一个 list
或 tuple
参数相比,仅仅在参数前面加了一个 *
号。
在函数内部,参数 numbers
接收到的是一个 tuple
,因此,函数代码完全不变。
但是,调用该函数时,可以传入任意个参数,包括 0 个参数。
1 | def calc(*numbers): |
Python 允许你在 list
或 tuple
前面加一个 *
号,把 list
或 tuple
的元素变成可变参数传进去。
1 | demo = [1, 2, 3, 4] |
关键字参数
关键字参数允许你传入 0 个或任意个含参数名的参数,这些关键字参数在函数内部自动组装为一个 dict
。
1 | def person(name, age, **kw): |
**extra
表示把 extra
这个 dict
的所有 key-value
用关键字参数传入到函数的 **kw
参数, kw
将获得一个 dict
,注意 kw
获得的 dict
是 extra
的一份拷贝,对 kw
的改动不会影响到函数外的 extra
。
1 | person('Jack', 24, **extra) |
命名关键字参数
如果要限制关键字参数的名字,就可以用命名关键字参数,例如,只接收 city
和 job
作为关键字参数。这种方式定义的函数如下:
1 | def person(name, age, *, city, job): |
如果函数定义中已经有了一个可变参数,后面跟着的命名关键字参数就不再需要一个特殊分隔符 *
了。
1 | def person1(name, age, *args, city, job): |
命名关键字参数可以有缺省值,从而简化调用:
1 | def person2(name, age, *, city='Beijing', job): |
使用命名关键字参数时,要特别注意,如果没有可变参数,就必须加一个 *
作为特殊分隔符。如果缺少 *
,Python 解释器将无法识别位置参数和命名关键字参数
1 | def person(name, age, city, job): |
参数组合
在 Python 中定义函数,可以用必选参数、默认参数、可变参数、关键字参数和命名关键字参数,这5种参数都可以组合使用。
但是请注意,参数定义的顺序必须是:必选参数、默认参数、可变参数、命名关键字参数和关键字参数。
1 | def f1(a, b, c=0, *args, **kw): |
递归函数
1 | def fact(n): |
使用递归函数需要注意防止栈溢出
在计算机中,函数调用是通过栈(stack)这种数据结构实现的,每当进入一个函数调用,栈就会加一层栈帧,每当函数返回,栈就会减一层栈帧。由于栈的大小不是无限的,所以,递归调用的次数过多,会导致栈溢出。
解决递归调用栈溢出的方法是通过尾递归优化,事实上尾递归和循环的效果是一样的,所以,把循环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尾递归函数也是可以的。
尾递归是指,在函数返回的时候,调用自身本身,并且,return
语句不能包含表达式。这样,编译器或者解释器就可以把尾递归做优化,使递归本身无论调用多少次,都只占用一个栈帧,不会出现栈溢出的情况。
上面的 fact(n)
函数由于 return n * fact(n - 1)
引入了乘法表达式,所以就不是尾递归了。要改成尾递归方式,需要多一点代码,主要是要把每一步的乘积传入到递归函数中:
1 | def fact1(n): |
尾递归调用时,如果做了优化,栈不会增长,因此,无论多少次调用也不会导致栈溢出。
遗憾的是,大多数编程语言没有针对尾递归做优化,Python 解释器也没有做优化,所以,即使把上面的 fact(n)
函数改成尾递归方式,也会导致栈溢出。